多感官设计通过运用光线、纹理和声音来打造能调动感官的情感化环境,从而改变当代空间
什么是室内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
在当今的设计文化中,美观和功能已不再足够。当代设计方法越来越重视一个物体或空间唤起情感、触发记忆并培养亲密联系的能力。
设计不再仅仅是我们观察或使用的东西;它是我们感受的东西。这种转变标志着情感化和多感官设计的兴起,其中光线、声音、纹理甚至气味都成为了塑造感知和意义的重要工具。
多感官设计如何提升用户体验?
这一演变的核心在于对感官的重新关注。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正在探索材料、声学效果和灯光如何相互作用,以创造在情感上引起共鸣的氛围。
无论是木质表面的温暖、声音的共鸣,还是精心扩散的香气,这些元素共同作用,将物体转化为体验——将用户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
Formafantasma:情感影响与道德材料
意大利-荷兰二人组安德烈亚·特里马尔基(Andrea Trimarchi)和西蒙·法雷辛(Simone Farresin)组成的Formafantasma工作室的作品,已成为批判性和多感官设计的标杆。他们近期的项目——《在途中》(In Transit,在Prada Frames框架内)和《上演现代性》(Staging Modernity)——将物质性作为对背景、生态和感知进行更广泛反思的一部分。
凭借一种既微妙又有力的语言,Formafantasma邀请观者放慢脚步,参与其中。触感的表面、静默的形态和深思熟虑的细节创造出超越物体本身的情感深度。
Snøhetta与光线在情感化设计中的力量
在2025年米兰设计周上,挪威工作室Snøhetta推出了与Viabizzuno合作开发的灯具系列Aura。在这里,光不仅仅是照明的来源;它还体现了材料、情感和氛围。
每个元素不是由其体积定义,而是由其强度、方向和空间存在感来定义。这种诗意的方法邀请我们通过光来体验空间,认识到它不仅仅是一个背景,而是核心主角。
Studiopepe:通过材料设计记忆与情感
位于米兰的Studiopepe为设计带来了直觉性和叙事性的特质。他们的项目将玻璃、石材和天然纤维等材料结合在精致的构图中,鼓励探索与发现。
每个表面不仅仅是装饰性的,还承载着情感分量。他们的作品超越了静态形式,创造出沉浸式的环境——这些空间通过接触、光线和记忆而生机勃勃。
为什么Z世代被感官丰富的环境所吸引?
这种对设计的新敏感度与Z世代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完美契合。在数字和物理世界交融中成长的这一代人,寻求情感的真实性、沉浸式的体验和有意义的美学。
根据《Opeepl Z世代报告2025》,感官丰富的体验驱动了超过70%的Z世代成年人在设计相关方面的选择。像TikTok和Instagram这样的社交媒体平台反映了这种转变:环境越来越多地被描述为声音、纹理和氛围,而不仅仅是视觉冲击力。
情感化设计与当代室内设计的语言
情感化和感官设计代表了当代设计实践中最引人入胜的领域之一。它挑战了形式与功能的传统界限,转而用情感、感觉和感知的语言来诉说。
由Formafantasma、Snøhetta和Studiopepe等工作室完成的项目超越了单纯的美学宣言;它们是一种邀请。它们要求我们不仅仅是观察,而是要去居住、去连接、去铭记。
这就是设计令人难忘的原因:当它超越了形式,变成我们不仅仅是看到,而是深深感受到的东西。
Paola Toia
编辑,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