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ze 35
探索所有maze 35 ⽂章

首页 > Maze 35 > 社区 > 正文

皮埃特罗·特尔齐尼:"创意不是创造的,而是发现的"

发布:2025-08-21 16:19:10

皮埃特罗·特尔齐尼:"创意不是创造的,而是发现的"

 

在这篇专访中,这位意大利数字艺术家畅谈艺术创作、勤奋工作、本能直觉,以及为马兰欧尼学院90周年校庆打造"Creative State of Mind"口号的幕后故事

 

谁的社交账号没出现过他那些转化为艺术的私信截图,或是标志性的手写体名言?我们与这位意大利数字艺术家、视觉颠覆者进行了一场独家对谈,探讨创意本质、Instagram文化,以及由奢侈品包装、品牌标识与直觉共同塑造的艺术语言如何自发兴起。

 

"一个搞创作的人"——这是皮埃特罗·特尔齐尼的自我定义。1990年出生于洛迪,建筑与市场营销专业背景的他,如今是Instagram另类视觉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创作者之一。他拒绝"艺术家"这个过于模糊的标签,甚至认为"创意人"也显得空洞。"我更愿意让别人来定义我是谁,"他直言不讳地说道。

 

我们深入对话的过程,充分感受到他犀利的反讽精神、高度自律与本能驱动的美学理念。他的作品通过解构奢侈品包装盒、品牌标识、特色手写体与私信内容,经过拼贴、分层、扭曲等手法,最终蜕变为全新的艺术形态。

 

皮埃特罗·特尔齐尼的崛起:从Instagram发迹到创意突破

您2015-2016年起步时,Instagram在艺术圈还算小众。是什么契机?

 

我是个后知后觉者,2015年才拥有第一部智能手机。当时已运营几个建筑主题的Facebook主页,但Instagram的视觉属性吸引了我。我不想发个人照片,就开始分享他人的视觉内容——这种无需露面的创作方式消除了我的焦虑。一切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开始了。

 

奢侈品包装盒如何成为皮埃特罗·特尔齐尼的艺术符号

您对奢侈品包装盒和标识的痴迷众所周知,请告诉我们更多。

 

我被它们的材质、色彩与工艺深深吸引。常把办公室的包装盒带回家,在白书架上摆出装置艺术的效果。起初创作抽象作品时,同事质问:"为什么把办公室垃圾带回家?"直到有天我在Dior盒子上手绘非洲草原场景并反驳:"看,这可以成为画作!"那一刻成为了转折点。

 

从潦草字迹到视觉标志:皮埃特罗·特尔齐尼的手写体革命

您的手写体极具辨识度,这个风格如何形成?

 

中学老师曾批评我的字迹糟糕。但当所有品牌都在追求中性极简字体时,这种原始、不完美且充满人性化的书写反而成了我的标志性语言。

 

无心插柳:皮埃特罗·特尔齐尼的爆红之路

您最初只是把Instagram当作兴趣平台?

 

没错。当时我还在做一份普通的办公室工作,发帖只是觉得好玩——调侃品牌,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没什么长远规划,纯粹是一种自我表达。

 

什么时候意识到这能成为职业?

棕榈滩一家画廊邀请我办个展的那一刻。为了准备30件展品,我开始疯狂收集包装盒。当看到自己的作品以艺术品价格成交时,那种感觉太不真实了。另一个关键转折点是我发过一条关于爱马仕施工围挡的帖子:"爱情不是在巅峰时刻降临,而是在她的狼狈时分(Her mèss)与她不期而遇"。这条内容病毒式传播,被《Elle Decor》报道后,Kiton、Stella McCartney等品牌的合作邀约都通过Instagram找上门来。

 

所以这一切都没有预先规划?

 

完全自发。什么时候意识到这能成为职业?这种创作冲动与生俱来——就像小时候不识乐谱却能创作音乐,后来学建筑、搞时尚、做营销的经历又自然交融。虽然用Photoshop这些数字工具创作,但我始终让自己扎根当下。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女孩成为了我的缪斯,让我从看似琐碎的事物中发现深意。

 

皮埃特罗·特尔齐尼的私信体如何风靡Instagram

著名的"私信体"作品是怎么诞生的?

 

出于实用考虑——Instagram算法鼓励高频更新,但我不可能每天创作新艺术品。于是设计了这种易复制、强视觉识别度的形式。没错,那位缪斯也激发了这种创作,让看似随意的内容蕴含深意。

 

您显然很关注时事,日常如何开始?

 

虽然不健康,但醒来先刷Instagram。丹泽尔·华盛顿建议冥想,而我的冥想就是刷屏。算不上书呆子,但保持信息摄入,工作时也常开着电视背景音。

 

何时开始对时尚产生热情?

 

中学时发现Rai Objectives网站,后来关注Virgil Abloh的Kanye University博客。虽买不起Off-White两米长的荒谬腰带,但"尽管尝试"的理念深深影响了我。

 

您常提及村上隆?

 

2008年与萍水相逢的人去凡尔赛宫看他的展览,后来成了好友。他的作品精密如印刷却是手绘,尽管某些精英圈子贬低他,但无可否认其艺术力量。

 

创作前会深思熟虑吗?

说实话很少。我不"创造"创意,而是发现它们——仿佛它们本就存在。当某个想法直击心灵时,我就知道对了。

 

欲望源于缺失,但当今社会物质过剩,您怎么看?

 

完全认同。真正的快乐来自"发现"而非拥有。或许艺术能找回这种纯粹,但我不确定。

 

您的艺术似乎非常个人化?

 

当然。有人可能觉得"不过是墙上的垃圾",也有人会被感动,这取决于观者自身。

 

皮埃特罗·特尔齐尼给年轻创意人的建议:关于自律与成长

对陷入瓶颈的年轻创意人有什么建议?

 

别瘫在沙发上。即使找不到方向,也要保持行动力。时间会给你答案。

 

您认为自己很自律吗?

 

非常。我深信勤奋是改变阶层的途径。即使看似徒劳也要坚持,努力就是一切。

 

有过改变人生的错误决定吗?

 

在我从建筑系毕业时,就业市场一片萧条,我不得不放弃这个梦想。我原本深爱西扎(Siza)和日本建筑师的作品,崇尚极简主义...后来在姐姐的坚持下,我勉强攻读了市场营销硕士。没想到这竟成为我进入传播行业的跳板。恰逢Instagram崛起之际,我与Chiara Ferragni的合作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皮埃特罗·特尔齐尼谈AI、时尚与对年轻自己的建议

如何看待人工智能?

 

有人说"两年内不掌握AI就会被淘汰"。意大利虽在算力上无法与美国抗衡,但必须理解这项技术。我用AI核查信息,但它曾引用《老友记》第10季第36集(根本不存在)的内容,简直荒谬。

 

如果能对十年前的自己说什么?

 

我会说坚持住。那时我辞去理想工作,在经济公司做Excel表格。但一步步走到了时尚与品牌领域。人生终会殊途同归。

 

不可或缺的时尚单品?

 

运动鞋,特别是乔丹款、New Era棒球帽、宽松长裤、纯色黑/白T恤。我可以不戴配饰和墨镜,但帽子必不可少。

 

皮埃特罗·特尔齐尼为马兰欧尼学院创作"Creative State of Mind"的背后故事

当马兰欧尼学院邀请您为90周年校庆创作口号时,您有何感受?最终是如何确定"Creative State of Mind"这个标语的?

 

我感到无比荣幸。马兰欧尼学院是全球创意教育的殿堂。这个口号必须简洁有力,同时完整诠释学院的精髓。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我最终构思出了"Creative State of Mind"这一标语。

 

"这既是给学生的寄语,也是您对自己的提醒吗?"

确实如此。在我看来,"创意心境"是所有创意工作者的共通语言。这种思维模式一旦形成,便成为你不可剥夺的内在特质——它如影随形,就像一本通行证:只要你拥有这种心境,便已跻身全球创意社群之列。而"Creative State of Mind"这个短语,恰恰诠释了马兰欧尼学院的立校之本、发展轨迹,以及它持续塑造未来创意人才的核心精神。

 

 

Francesca Delogu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