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人形机器人正超越营销噱头,重塑设计逻辑、挑战审美范式并开启元宇宙机遇
还记得1999年亚历山大·麦昆春夏大秀上,工业机器人现场为超模Shalom Harlow喷涂裙装的震撼时刻吗?或是香奈儿2017春夏成衣系列中,卡尔·拉格斐将巴黎大皇宫化作数据中心,让模特化身机械姬的经典场景?从2009年东京首秀的僵硬却具象征意义的HRP-4C机器人,到Schiaparelli 2024春夏高定秀场上Maggie Maurer怀抱镶水晶AI婴儿的行为艺术,再到Coperni 2023-24秋冬巴黎大秀中与超模并肩行走的波士顿动力机器狗——这些片段仅是序章。
时尚与科技的融合已迈出决定性一步,而这次引领潮流的舞台不再局限于巴黎、米兰、纽约或东京。2025-26秋冬上海时装周期间,宇树科技(Unitree Robotics)的人形与四足机器人成为NMTG大秀的绝对焦点,其亮相标志着人机协作进入全新阶段。同期亮相的还有清宝机器人(Qingbao Robot)人形模组"小蝶",共同印证这已非孤立实验,而是真正的产业趋势。
中国:文化科技融合的前沿阵地
人形机器人与时尚的结合,映射着跨产业融合的深层变革。中国凭借创新动能、蓬勃发展的机器人产业与日益增长的时尚话语权,正成为这场变革的核心推手。
上海等城市不仅是制造与工程中心,更是传统文化与未来主义流畅对话的文化实验室。这种独特生态为科技与艺术的碰撞提供了理想温床。
第二十五届上海时装周精彩回顾
NMTG 2025 年秋冬系列的首次亮相极具震撼力,它不仅是一场时装秀,更是通过创新实现文化延续的宣言。它表明,高级时装可以与技术进步并存,而不会牺牲传统或环保意识。
NMTG 2025秋冬系列以"亲浊者"(Opacarophile,指迷恋光影水色交织之美的人)为主题,将鄂温克族图腾、九眼绳结非遗编织工艺、库存面料升级再造拼贴、植物皮革与Renew环保材质熔铸一炉。设计师Christine通过零废弃技术,创造出兼具极简剪裁与繁复手工细节的"时空折叠"美学。
但除了炒作,仿人机器人在时尚界还有什么作用?
在上海时装周上,Unitree 的 G1 和 Qingbao 的 “Xiao-Die ”等仿人机器人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吸引眼球。尽管人们很容易将它们视为抢占头条的新奇事物,但它们在时装周上的出现却引发了有关创意、生产和人机互动不断发展的本质的重要问题。这些机器人绝非噱头,它们正在成为一个实验平台,让设计师和技术专家从美学和伦理等多个维度探索时尚的未来。
因此,上海时装周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舞台,它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透视镜,让我们可以审视时尚是如何适应自动化、人工智能和数字表达时代的。将机器人融入时装秀,不仅反映了时尚与科技之间的日益融合,也让我们重新思考美、工艺、效率和创新的基本价值。
这里有四个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明为什么仿人机器人可能会在时尚叙事中扮演持久的角色:
1. 美学革命:突破人体局限的设计实验
仿人机器人将焦点从传统的人体轮廓转移开来,为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它们的机械解剖结构、关节铰接和非传统比例要求设计师重新思考服装结构、运动和材料特性。
例如,在 NMTG 的展示会上,Unitree 的 G1 机器人配备了 30 至 40 个铰接关节,以全新的方式模拟定制服装的运动和结构。机器人能够执行精确的手势,如转身、停顿和向观众致意,将时装变成了一种动感雕塑。
在另一个例子中,青宝的 “小蝶 ”展示了它的微表情能力,通过令人惊讶的精确度模仿人类微妙的手势和面部暗示,为时装秀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情感细微差别。这些进步对传统的设计原则提出了挑战,促使创作者不仅要重新考虑服装的运动和交流方式,还要重新考虑人形但非人类穿上服装后对服装的理解。这种反思延伸到面料选择、结构设计以及与机器人解剖学的人体工学兼容性。因此,设计师们开始突破时装的概念界限,将其从一种只为人体量身定制的媒介转变为一种能够为新的智能化体着装的语言。
2. 从秀场到产业链的人机协作
宇树G1机器人与人类模特的同台,预示了更广阔的协作图景:零售端人形机器人可提升30%转化率并降低人力成本;制造端的AI质检机器人正缓解纺织业用工荒。但这也引发紧迫伦理讨论:创意性与情感劳动是否会被机器取代?
3. 审美多元化的破壁者
在时装秀中加入仿人机器人引发了一场关于真实性、美和代表性的更广泛的对话。尽管缺乏人类模特的情感深度,机器人模特却能展示非二元、后人类等主流时尚长期边缘化的形态。
这样一来,它们就对传统的时尚美学概念提出了质疑,扩大了定义的范围,以包容多样性和另类性。
4. 通往元宇宙的时尚桥梁
未来,人形机器人或将成为虚实时尚的接口:AI虚拟分身可实时复刻线下大秀,触觉反馈技术能模拟面料质感——这些发展或将彻底重构数字时尚体验。但实现这些愿景仍需攻克能耗、机械耐久性、数据隐私等重大挑战。
为何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时尚新纪元的关键角色
NMTG大秀后,观众盛赞其展现的"传统与未来的诗意碰撞"。机器人行云流水的台步,恰好诠释了本季上海时装周"塑新维·建未见"的主题内核。
人形机器人在时尚界的崛起不仅是技术演进,更是一场文化思辨。当工程精度与艺术愿景结合,这些机械生命体正在重新定义时尚的创作、呈现与消费逻辑。尽管存在伦理争议与实操挑战,但从AI设计工具到数实融合的机遇表明:时尚的未来不在于取代人类,而在于重新构想人机共生时代的创造力形态。
Charles Chen
导师,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