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ze 35
探索所有maze 35 ⽂章

首页 > Maze 35 > 社区 > 正文

从小镇女孩Vivienne到朋克教母Westwood 一个追求艺术梦想的故事(上)

发布:2023-01-13 14:20:23

Vivienne Westwood是时尚设计师里我最崇拜的三位女性之一,而且绝对是首位。

 

其他两位则是Miuccia Prada和川久保玲,Vivienne算是这三位里面最叛逆,同时离自身起点跨越最大的那个。

 

马兰戈尼(上海)

 

时尚造型专业导师 Alice Huang

 

小时候我应该和大多数人一样,迷恋NANA以及漫画里出现的土星打火机还有大崎娜娜满手的金属戒指。

 

对于朋克我先认识的是Vivienne Westwood然后再是Sid and Nancy以及Sex pistols。

 

到后来学了服装设计并到了时尚学院教课,我的课里也一定会提到Vivienne Westwood,比如讲到伦敦地下文化和先锋时尚时,我会放一场80年代Vivienne Westwood的秀场让大家猜这是什么品牌。一般答案不会很快出现,因为这和大家头脑里的朋克印象不太契合。

 

而在我看来除了朋克以外Vivienne Westwood所代表的可以是更深刻的意义,一场英国亚文化和时尚复兴的革命。

 

也希望我的这篇文章能够带给大家一个褪去“朋克教母”“西太后”这些名头以外一个更真实的Vivienne——关于一个女孩如何追求艺术梦想,并且在世界时尚史上永远刻下姓名的故事。

 

文章会很长,所以分成上下篇,我也会从设计的角度讲讲我理解的Vivienne Westwood,就像讲一场课那样,希望大家喜欢。

 

 

* 18岁的Vivienne 

 

时间来到1958年,一个17岁的女孩Vivienne跟随父母从英国小镇德比郡搬到大城市伦敦,爸妈开始在这里经营一家邮局。

 

一直喜欢艺术和手工的女孩进入了家附近的艺术学院学习银饰制作。但没过去多久现实就冲淡了初来伦敦的兴奋,她发现周围都是衣食无忧的富二代小孩们,他们完全不需要考虑未来的生计而只需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

 

 

女孩下意识的为未来担忧,来自现实和阶级的困难让她决定放弃学习艺术,并选择了一条非常经济的“曲线救国”之路——当一名教授艺术的老师。这样她可以一边做艺术一边支持自己,还能留一条后路。

 

最终女孩如愿当上了一名小学教师,同时不久遇到了 Derek Westwood。这个给了她日后最重要姓氏的男人,一个帅气,会跳舞的飞行员。

 

他们结婚了,从这一天起女孩正式成为了Vivienne Westwood,并开始了她的家庭生活。但很快平淡的日让 Vivienne 意识到这并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带着刚出生的小孩离开丈夫,在户外的车棚房子里一边当老师一边出售自己手工配饰支持自己和孩子。

 

 

* Vivienne Westwood与Malcolm McLaren

 

期待中的命运转机出现了,Vivienne 遇见了19岁的 Malcolm McLaren。

 

他学习艺术、红发、瘦弱、穿着花哨的西装、讲起艺术来滔滔不绝,这就是 Vivienne 理想中那种艺术人士的样子。Vivienne 比他大6岁,但是丝毫不影响她对他的痴迷,她时刻跟随着他,无微不至地照顾他。

 

不久 Vivienne 怀上了他的孩子,但是没有人生经验的 Malcolm根本不想当父亲,他问外婆要了一笔钱准备打掉这个孩子。

 

但是 Vivienne 在去医院的路上就后悔了,她突然意识到“这个男人可是一座金矿啊,他可以做到我做不到的事情!”最后这笔本该结束一条生命的钱被她换做一件开司米针织衫。(后来Vivienne Westwood 出了很多这样的针织衫,她自己平时也最喜欢这样穿。)

 

就这样 Vivienne 生下了她的第二个儿子,Malcolm 的确说到做到,没有尽到一点父亲的责任。但是不要紧,Vivienne 在乎的不是这些。

 

 

*我很喜欢的针织衫搭配,既能低调又可以做层次混搭,走叛逆知识分子风格。Vivienne推出了很多不对称以及各种色彩的设计。

 

1971年,在他们相识的6年后,Vivienne 和 Malcolm 在国王街盘下的店铺终于开张了。 

 

当时的伦敦刚刚经历了 Mod 文化的洗礼,在整个摇摆60年代的余波下,青年文化彻底爆发。

 

满街都是听摇滚乐的青年,其中最显眼的一支就是 Teddy Boy(泰迪男孩)们,他们穿着带有爱德华时期繁复细节的印花西装和大衣,厚底摇滚鞋,最显眼的则是他们用摩丝和发蜡堆成的飞机头,俨然一副旧时代花花公子的模样,只是听的是新时代摇滚乐。

 

 

 

 

*(上)Mod 全名Modernist 摩登族 也被叫做机车族,来自伦敦的青年亚文化。喜欢爵士乐,穿着窄肩西装喜欢意大利Vespa机车,来自利物浦的Beatles乐队就是典型的MOD。

 

*(下)Teddy Boy “泰迪男孩”,多为富裕阶级的年轻人,穿着复古华丽的服装。王家卫的阿飞正传就是讲述香港当时的Teddy Boy们,Teddy Boy也被翻译成“阿飞男孩”.

 

 

*LET IT ROCK! 店铺以及泰迪男孩Malcolm McLaren/第二次改名店名

 

店名“LET IT ROCK!” 代表着专门为这些群体服务的亚文化店铺,摇滚青年蜂拥至这个国王街尽头的小店。

 

两年后 Vivienne 和 Malcolm 又将店名换成了“too fast to live too young too die” (“活得太快,死的太早”——这句话后来成为 Sex pistol 贝斯手 Sid Vicious 的专辑名,Malcolm 死后的棺材上也印着这句话。Bigbang 成员权志龙出道前就将这句话纹在了身上。) 

 

这家店继续服务着亚文化的青年们,Rockabilly、Greaser 等当时占领伦敦街头的文化群体。

 

 

*(左)Rockabilly受50年代美国乡村音乐影响的音乐风格和时尚,代表人物猫王。

 

*(右)Greaser 油头机车党 也来自美国,标配牛仔裤皮衣和油头。

 

但 Malcolm 总觉得不够,这些衣服还是太复古了,他想要一些完全新的东西。在 Malcolm 和 Vivienne 在去美国的几次旅行中见识到了当时纽约地下的朋克音乐。一种全新的、完全破坏性的、暴躁的音乐(或者说音乐行为艺术也好)。

 

“That’s it!我们要把朋克带到伦敦。” SEX 就这样诞生了,粉色亮面的巨大招牌挑动着每一个路过国王街的人的神经,保守的人惊讶,年轻的人好奇。店铺里面也多了很多性文化用品,BDSM 单品,胶衣,捆绑束缚等元素,无一不踩在这个保守国家的禁忌点上,但这正是当时的人们想看到的。

 

 

 

同时 Malcolm 开始在 SEX 店铺的店员和顾客中招募年轻人组乐队,当时选的主唱 John Lydon 甚至没有一点乐理知识,但是形象不错,培训了几天就上台了。

 

就这样 Sex Pistols(性手枪乐队)横空出世,这个日后音乐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朋克乐队在这个小小的店铺里诞生了。Malcolm 为他们穿上店铺里的衣服,大部分是 Vivienne 的设计。

 

 

其中最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件破碎的万字符白T恤,一个倒置的耶稣十字架配上大写的红色 “DESTORY” 。

 

( 这件最颠覆英国传统的衣服现在正躺在英国时尚博物馆被小心珍藏着) 还有那件被文字和安全别针拼贴的女王头像,时尚也是 Sex Pistols 输出朋克概念的重要媒介。

 

 

Malcolm对乐队音乐上的指导很少,更多时候的要求只有一条——“Make more chaos 制造混乱”。Malcolm 还踢掉了乐队中那个最乖的贝斯手 Glen Matlock(因为他不怎么胡闹还是个妈宝太不够朋克了),接着最“臭名昭著”的朋克明星 Sid Vicious 加入了 Sex Pistols。

 

这位本来不会弹贝斯但是形象姣好,音乐现场打瞎过粉丝的混乱魔王在21岁就因为吸毒过量而暴毙,他和他伴侣的故事被改编成电影 Sid and Nancy,成为史上最有名的一对朋克情侣(也是漫画NANA中娜娜和莲模仿的原型)。

 

 

*Sex Pistols贝斯手Sid和伴侣Nancy/ Sex Pistols演出现场

 

“制造混乱”,他们的确这么做了,比如在女王周年庆典时在泰晤士河的游船上大唱 God save the queen(“天佑女王”——歌词讽刺皇室是法西斯政权,英国没有未来),船还没有靠岸就被捕入狱了,他们的新专辑刚在店铺发售就被警察没收。但却不丝毫影响他们的音乐冲上销量冠军,并带领 SEX 店铺的衣服销量一飞冲天。

 

Malcolm 在电视访谈中直接讽刺道“你们显然不知道现在的小孩喜欢什么,他们都病了,他们需要混乱。” 

 

Malcolm 代表着一种单纯破坏的力量,就像从小他外婆教育他的一样:“to be bad is good, because to be good is simply boring. 做坏事不是坏事,因为做好事很无聊。”

 

而 Vivienne 却慢慢意识到朋克正在沦为一种市场宣传,一场为了混乱而混乱的胡闹。当 Sex Pistols 在他们的歌曲中呐喊无政府主义时,Vivienne 则在歌词中寻找法国左派情境主义的哲学概念。这也许就是 Vivienne 和 Malcolm 两个人分道扬镳的起点,Vivienne 坚信人们需要的是一场变革的社会力量,而不是一场混乱的斗争。

 

 

这场混乱最终因为唱片公司的毁约,Sid的暴毙而黯淡终结。Malcolm 也终于下定决定,将重心转向渐渐起色的服装生意,并和 Vivienne 开始筹备时尚品牌。Vivienne 和 Malcolm 为店铺进行了最后一次改名。

 

World’s End——一场终结,也是另一场开始。

 

 

后面可能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设计师起家故事。

 

1981年 Vivienne 和 Malcolm 发布了第一场名为 Pirates 的海盗复古系列时装秀,并以两个人的名字共同署名。

 

同年发布的Savage系列,灵感来自美国原住民以及各地人类原始文化。直到1983年秋冬的 Witches 女巫系列,他们合作了英国涂鸦艺术家 Keith Haring,系列衣服被麦当娜穿上杂志,品牌开始获得更大知名度,但最终这个系列也成为两个人合作的终点。

 

 

* 1981年Pirates系列/ 1983年麦当娜穿着Witches系列的Keith Kering涂鸦裙

 

在共同生活经营品牌和店铺10年之后,Vivienne 和 Malcolm 分开了。Vivienne 说 Malcolm 习惯了伤害她,不管是言语上还是精神上。Malcolm 在走之前还一手摧毁了当时意大利经理人拉来的 Giorgio Armani 投资协议,为 Vivienne 留下一堆烂摊子。

 

那段时间 Vivienne 甚至没有钱维持店铺,停业很久又终于重新营业的 World’s end 甚至经历了一段没有电的日子。

 

Vivienne 扛住了那段困难时期,身边逐渐聚集了信赖的伙伴,品牌终于回归正轨。离开 Vivienne 的 Malcolm 在陆续经营了几个乐队后就消声觅迹了。2010年 Malcolm McLaren 因为癌症去世,在死前他曾透露,自己一生中最爱的女人除了他外婆以外,就是这个一直被他贬低为“仅仅是个裁缝”的女人。可以说他们是互相成就,互相需要的伴侣。没有 Malcolm,就没有我们现在看到的 Vivienne Westwood,没有 Vivienne 也就没有 Malcolm 和他的朋克。

 

 

最后 Vivienne 也遇到了那个能够呵护她,仰慕她的伴侣 Andreas Kronthaler,一个她在奥地利学校教课时的学生。

 

遇到 Vivienne 时的 Andreas 年轻又名不见经传,但勇于向Vivienne 提出设计建议,很快他就成为 Vivienne 的左膀右臂,分担品牌一半的设计任务。因为有 Andreas 的支持,Vivienne 可以在最忙碌的时装周期间和公益团体组织集会游行,Vivienne 利用自己的成就组织带来变革的社会力量,延续她所追求的社会改革。

 

气候变化和时尚浪费是 Vivienne 在自己的品牌系列里面提及最多的议题,还有她那句响彻时尚界的名言——“Buy less, choose well, make it last. 买少,买好,让它更长久。” 关于这些社会活动的内容大家都可以在各处读到,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Andreas与Vivienne于1993年结婚,成为她生活和设计工作上的伴侣。/*Vivienne参与公益组织集会

 

那个为 Sex pistols 穿上冒犯女王头像的女人,在1992年收到了女王亲颁的大英帝国勋章。

 

拿奖那天穿着精致剪裁西装裙的 Vivienne Westwood 笑迎记者,同时掀起自己的裙摆留下一张下体没穿内裤的照片而引起哗然,但听闻事后女王并没有为此事生气,反而是被逗笑了。

 

 

2006年女王正式授予这个不穿底裤的设计师“女爵士”头衔——

 

Dame Vivienne Westwood DBE。

 

当年那个用时尚反讽整个英国君主制的女孩,如今成为为皇室做衣服的国宝设计师,她来到了制度系统的最高点,同时用她的影响力为社会作出一些改变,换一种方式继续着朋克。Vivienne Westwood 正式成为了时尚界的女王,以及一位英雄。

 

The hero and queen of the fashion world.

 

 

关于 Vivienne 本人的故事我们讲到这里,下一篇我会从设计的角度讲讲 Vivienne Westwood 的品牌核心。

 

讲述 Vivienne 如何带领英国的“国潮复兴”、设计中的性元素以及著名土星 logo 的来源。